朱寿也取出一支枪 熟练地塞入火药和弹丸。朱元璋见状 也跟着效仿起来。

“燧发枪与普通火铳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威力以及适应各种气候的能力。”

朱寿边装填边讲解 “此外 它的装填速度快 射击频率自然也就比一般火器高。至于具体能快多少 我未曾使用过大明的火器 所以不太清楚。”

老朱对火器再熟悉不过 深知它们在大明对抗北元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然而 由于精准度和射程有限 这类武器往往只能作为半远程震慑工具 主要靠响声吓唬马匹。

平时嘛 基本就是根烧火棍。

“爷爷 您觉得远处那棵小树离我们有多远?”朱寿环顾四周 寻找合适的射击目标。

“大概百步开外吧 我当年使弓箭也能射到那里。”朱元璋话音刚落 枪声响起 小树的树枝瞬间断裂。

“这……”朱元璋惊愕不已 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的燧发枪 “真是神器啊!”

“爷爷 您看 有了这种枪 我们在四川自立门户是不是也有几分胜算?”

朱寿趁热打铁 “哪怕保守些 把这些火器献给朝廷 换取个功名应该也不难吧。”

朱元璋亲自试了几枪 对威力颇为满意 且操作并不复杂。他沉吟道:“造反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你知道造反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粮草?你手中的三百石粮食又能供多少人吃多久?”朱元璋开始考校朱寿。

朱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张纸:“我都计算过了 大明在四川驻军约有十万 要对付他们 我们至少得集结十二万兵马。”

“只有让未经训练的新兵有信心迎战 才有可能取胜。至于粮食 至少得备足四十万石 勉强够用一个月 随着战斗伤亡增加 剩余粮食会逐渐增多。”

“钱不是问题 盐商是最赚钱的行当。黄巢当年就是盐贩子出身 许多参加义军的也有盐商背景。”朱寿胸有成竹。

朱元璋惊讶于朱寿竟已做了如此详尽的规划 尽管数据并不精确 但显然下过一番功夫。

“那你考虑过如何召集这十二万人吗?他们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粮食如何运抵前线?要是敌人截断粮道怎么办?”

朱元璋连珠炮般发问 “最后 如何训练这十二万乌合之众 让他们能击败训练有素的十万敌军?”

朱寿撇撇嘴 心知爷爷是在打击他的积极性 但这些问题他确实有过预案。

反正靖难之变尚远 现在培养人才还来得及。

将领固然需要天赋 但很多基础岗位仅需识字、通传令、懂算术。至于练兵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坚信照搬现代军队那一套 在这个时代也能奏效。当然 这些他并未向爷爷透露 毕竟爷爷观念守旧。

至于粮食问题 答案其实就在门外的土地之下。

朱寿的隐瞒 让朱元璋不禁自我怀疑起来。

如果朱寿所言皆为实情 岂非预示着大明即将陷入战乱?标儿真的会丧命吗?

朱寿将燧发枪重新装箱 放回仓库。

回到原处 他仍希望听取爷爷的意见 毕竟自己不能像马超那样不顾家人安危就轻举妄动。

即便要起兵 也得先妥善安置家人。

“爷爷 我已经把秘密全告诉您了。作为一家之主 最终的决定还需您来做。”朱寿严肃地说。

“造反之事 我绝不答应!”朱元璋斩钉截铁 语气严厉 “我朱元璋是靠着大明才有今日 怎能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朱寿心中并无波澜 爷爷对大明的忠诚早已在意料之中。

“不过 躲避战乱确有必要。未来的战火会在何处燃起?”朱元璋试探性地问。

“现今藩王中 以燕王朱棣最为显赫 势力强大。战事将从河北蔓延至中原 淮河一带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 我们不宜在应天府周边久留 爷爷 咱们还是尽早离开吧。”朱寿回答。

“朱棣啊!”朱元璋心中暗叹。他虽有预感 但亲耳听到仍是不免失落。若标儿真的撒手人寰 恐怕再无人能制衡朱棣。看来 自己对老四的敲打还不够到位啊……

▹本书作者墨竹华沙提醒您《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在太阳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sunkub.com▹(请来太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太阳小说只为原作者墨竹华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竹华沙并收藏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第127章 立了大功!